区域结构
打造“两城两带”重点区域
一、光明凤凰城
光明凤凰城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,包括光明高铁门户区、平板显示园片区、新城公园周边片区及红坳片区,是深圳市16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,
将重点集聚新区主要高端资源,超常规布局发展商业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服务,多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努力打造成为一座生态优质、产业高端、产城融合,具有较强区域辐射能力的绿色智慧新城,成为光明新区的行政、经济、文化核心功能区。
二、中大城
中大城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,包括中山大学·深圳校区、光明同富裕工业园片区及新羌、圳美片区,南临深圳西湖,北靠森林公园,东邻东莞黄江,将以中山大学·深圳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,加快优化周边交通体系,完善城市公共配套,引领带动新羌、圳美等光明北片区的整体转型提质发展,努力打造成为一座大学与城市融合、适合青年人求学创业、富有人文气息的田园文化新城,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教育高地、医疗高地和创新高地。
三、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
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带总长度约14.8公里,以茅洲河干流为骨架,串联沿线支流、排洪渠,共同构建城市生态水系,将以茅洲河全流域综合
整治为契机,复合推进水质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景观再造和产业转型,充分释放茅洲河流域一河两岸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优势,重点打造成为光明新区独具魅力的城市滨水景观长廊和休闲文化带,营造自然亲水、休闲人文、富有活力的中部生态文化休闲带。
四、沿松白路一路两侧转型提升带
沿松白路一路两侧转型提升带全长12公里,南接石岩水库,北邻松岗街道,横贯公明办事处主要建成片区,将以松白路为骨架,以城市更新作
为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的重要抓手,引导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双转型,城市功能与产业形态双提升,加快打造成为一条新旧协调、功能完善、环境优美的“转型提升带”。
规划详情
1 .到2020年,中山大学·深圳校区建成10个以上重点学科,光明天安云谷一期建成投入使用,组建2家以上新型科研机构。2016到2020年,建成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先进石墨烯技术应用研究院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。
2.工程中心、技术中心不少于50家,其中省级以上实验室超过12家,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。
3.到2020年,与境内外知名大学、研究机构合作建设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,累计开展20个以上的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。
4.深圳西湖风景区专项。按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标准,依托深圳西湖水域及周边区域,打造“一环、六园、一岛”深圳西湖风景区:即环湖游览圈、生态展示园、荔枝纪念园、楼村湖景园、郊野体验园、湿地体验园、湿地观赏园、生态观光岛。
